抚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协会
供需对接、产业配套、行业自律、会员服务
关于印发《抚州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“2416”行动计划(2023-2026年)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》的通知

 

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抚州市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

“2416”行动计划(2023-2026年)

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

 

1.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,构建一核多极现代化产业体系,实现制造业发展量质双升,力争2023-2026年,全市规上工业营收年均增长16%以上。〔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各县(区)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、东临新区管委会〕

2.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,重点布局抚州高新区、临川区、东乡区,构建“一核两翼”、“三区联动”的发展格局,到2026年,产业链营收力争达到150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发改委,临川区、东乡区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)

3.促进有色产业转型升级,提高精深加工率和产业协作配套率,重点布局抚州高新区、临川区、金溪县、东乡区和崇仁县等县(区),到2026年,产业链营收力争达到120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临川区、东乡区、金溪县、崇仁县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)

4.承接粤港澳大湾区、长三角等地区产业转移,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现代化水平,重点布局抚州高新区、南城县、临川区、宜黄县、南丰县等县(区),到2026年,产业链营收力争达到35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大数据中心,临川区、南城县、南丰县、宜黄县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)

5.聚焦中药、化学药、生物药、医疗器械细分领域,重点布局抚州高新区、东乡区和南城县等县(区),发展血液、大输液、滴眼液和中成药等产品,实现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,到2026年,产业链营收力争达到15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市场监管局、市工信局,东乡区、南城县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)

6.聚焦锂(钠)电、储能、光伏、新材料等细分领域,重点布局抚州高新区、乐安县、广昌县和临川区等县(区),发展电池及正极、负极、电解液、隔膜等核心材料,到2026年,产业链营收力争达到60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发改委、市科技局,临川区、乐安县、广昌县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)

7.提升绿色农林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水平,以东临新区万亩大健康食品产业园为核心,辐射带动资溪县、南丰县、南城县、广昌县等县(区),到2026年,产业链营收力争达到200亿元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、市林业局、市工信局,南城县、南丰县、广昌县、资溪县人民政府,东临新区管委会)

8.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地标性产业集群。抚州高新区围绕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,着力提升整车、改装车、“三电”及底盘等零部件制造水平,拓展汽车轻量化、充电桩和换电站、氢燃料动力电池等产品;临川区、东乡区推进汽车零部件协作配套,推动“新能源汽车+”关联产业融合发展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临川区、东乡区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)

9.打造全省千亿级铜铝基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。以抚州高新区、临川区、金溪县、东乡区、崇仁县等县(区)为主阵地,推动粗铜、铝加工向铜铝基新材料领域拓展深化,提升铜铝熔冶炼及加工、铜铝基新材料制造、铜铝资源综合回收利用等领域工艺技术水平和集群能级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临川区、东乡区、金溪县、崇仁县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)

10.打造省级锂(钠)电和光伏新能源先进制造业集群。重点布局抚州高新区,大力招引负极材料、结构件等配套项目,密切关注钠离子电池、氢能源电池等路径;乐安县、广昌县等地发展以电解液、电芯、隔膜、正负极材料为主的锂电产业,做强上下游产业链;宜黄县围绕光伏发电、储能及其远程运维系统的定制需求,重点研发制造晶硅片、太阳能电池板等光伏组件产品;临川区、广昌县、乐安县等要依托资源综合利用企业,推动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用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临川区、宜黄县、乐安县、广昌县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)

11.打造省级半导体和新型显示先进制造业集群。重点布局抚州高新区、南城县、临川区、宜黄县、南丰县等县(区),提升抚州高新区第二代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外延、流片、封装水平,做大氮化镓、砷化镓、磷化铟等半导体产业集群;南城县、宜黄县聚焦LCD、LED显示、VR/AR、柔性显示屏等新型显示领域,重点引进培育光学膜材、偏光片、柔性电路板、背光模组等产品;临川区引进集成电路封装、单片机等领域重点企业,鼓励企业研发制造微特电机、继电器、传感器等关键元器件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临川区、南城县、南丰县、宜黄县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)

12.打造大健康食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。以东临新区万亩大健康食品产业园建设为核心,辐射带动资溪县、南城县、乐安县、南丰县、广昌县等县(区),发挥各地农产品资源优势,发展绿色食品精深加工产业。(责任单位:市农业农村局,南城县、南丰县、乐安县、资溪县、广昌县人民政府,东临新区管委会)

13.打造县区特色鲜明、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群。做大做强崇仁输变电(向特高压设备、电磁线方向发展)、金溪香精香料(向食用香精、烟用香精转变)、黎川耐热陶瓷(向陶瓷+小家电转变)、南城教育装备(向AR/VR教育电子转变)、宜黄塑料制品(由编织塑料向食品塑料、工程塑料等方向转变)等,为壮大县域工业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。〔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各县(区)人民政府,抚州高新区管委会、东临新区管委会〕

14.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升级行动,进一步健全产业链链长制运行机制,明确链长制责任分工,推动链长制协同高效运转。制定实施“一产一策”,鼓励重点产业链加快发展。加强产业链间供需对接,推动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套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各产业链链长制责任部门)

15.探索推行“链长+链主”工作模式,建立“链长”与“链主”常态化互动机制,支持链主企业发展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发展,联动链上企业及时向链长反映重大发展诉求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各产业链链长制责任部门)

16.推行“链长+园区”工作模式,链长指导县(区)园区融入全市产业链布局,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措施,协调解决重大问题,县(区)、园区集中资源力量推进本区域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各产业链链长制责任部门)

17.强化金融赋能,推行“链主+基金”工作模式,组建市产业发展基金,探索建立“产业链+链主企业+产业基金”运作机制,鼓励链主企业强化资本带动,引领产业链提能升级。(责任单位:市金融办、市国资委、市金控公司,各产业链链长制责任部门)

18.推行“链主+平台”工作模式,支持链主企业联动链上企业完善技术、服务等平台体系,着力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创新链,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。(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,各产业链链长制责任部门)

19.着力招大引强,聚焦全市“2+4”六大主导产业和县区“1首位+1主导”产业,根据产业链上下游细分领域,制定靶向式招商政策,着力引进一批发展前景好、辐射带动力强的延链补链项目。(责任单位:市商务局、市工信局)

20.着力扶优扶强,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,打造一批链主企业。完善企业梯度培育机制,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,“专精特新”、专业化“小巨人”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)

21.建立重点培育清单,一企一策支持培育“独角兽”“瞪羚”企业,提升发展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企业。(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)

22.深入开展“一链一策一批”企业融资促进行动,着力实施“映山红行动”升级工程,支持优质企业加快上市。(责任单位:市金融办)

23.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,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建立健全研发投入后补助机制,持续实施重大(重点)技术攻关项目“揭榜挂帅”机制。(责任单位:市科技局、市工信局)

24.实施产业融合发展行动,以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引领,推进“新能源汽车+有色金属、电子信息、新能源新材料”等产业融合发展,鼓励相关企业嵌入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供应链,加强产业协作配套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)

25.强化数字赋能,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链深度融合,加快数字化转型、公共服务平台和企业信息化建设,促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,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和智能工厂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)

26.促进产业链绿色发展,强化绿色低碳技术攻关,大力开发和推广绿色低碳工艺、技术、装备和材料,建设绿色工厂、绿色园区,培育绿色供应链,构建绿色制造体系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科技局、市发改委)

27.围绕主导产业发展,强化要素保障,合理配置资金、土地、人才、能源、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,优先保障产业链链主企业和重点项目需求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、市财政局、市税务局、市教体局、市科技局、市金融办、市人社局、市市场监管局,各产业链链长制责任部门)

28.完善惠企长效机制,发挥市领导挂点、驻企特派员等机制作用,积极帮扶服务企业,协调解决问题困难。推进各产业链成立产业联合会等组织,发挥产业链行业组织作用,促进产业链自主发展、规范发展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各产业链链长制责任部门)

29.市直相关部门要把链长制工作纳入本部门工作重要范畴,市统计局要研究建立产业链统计监测体系,各地要建立相应的产业链推进工作机制,树立“全市一盘棋”意识,形成抓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的合力。(责任单位:市统计局,各产业链链长制责任部门)

30.各地、各责任部门的推进工作情况,及时报市强攻办。加大对推进产业链发展特色典型经验案例的发掘和宣传推广力度,营造抓产业链、抓制造业的共识和氛围。加强产业链推进工作考核评价,促进产业链推进工作落实。(责任单位:市工信局,各产业链链长制责任部门)

抚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协会立即加入